↑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42.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立法机关、人民政协和公民应如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4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性喜冷凉,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高产并富有热量,等同同样种植面积的水稻或玉米的3-4倍,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材料二 马铃薯在欧洲有“第二块面包”之称,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爱尔兰是欧洲最早引入和广泛种植的地区之一,当时的爱尔兰人每年有10个月靠马铃薯和牛奶过活。图1为爱尔兰位置示意图。然而,1845年爱尔兰的马铃薯田遭受枯萎病的侵袭,造成连续几年的空前大饥荒。导致马铃薯腐烂的霜霉病来源于一种真菌,这种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育,靠风或水携带自己的孢子来繁殖。

材料三 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营养丰富,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图2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爱尔兰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的条件。

(2)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大饥荒产生的地理原因。

(3)请以西南山区为例,谈谈在该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及加工的依据。

44.【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训政伊始,蒋介石面临的财政局势异常严峻,中央政府入不敷出,金融货币混乱至极,用“百孔千疮”来形容也毫不过分。为了眼前维系住一个政权的需要,南京政府对上海工商界的粗暴搜刮(14个月筹款一亿),激起了上海资产阶级的严重不满。但如果不采用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南京政权眼下就维持不住。对此,蒋介石别无选择。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国民政府采取了几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平心而论,南京政府的财政措施是极为成功的。这几项举措主要是:关税自主,裁撤厘金,发行公债,改组银行,币制改革。

  材料二 关税自主有着财政和外交两方面的意义。国民政府实现关税自主的动力,主要出自财政考虑。在南京政府的统治年代里,关税收入要占全部税收的半数以上,因此,征得关税自主权,不仅是一个外交上的面子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民政府生死存亡的实质问题。币制改革可以说是国民政府最成功的措施。南京政府成立之初,市面流行的货币主要是银元,而且种类繁多,还有各发币银行形形色色的纸币。但在商业往来和国际结算中,使用的单位仍然是银两。1933年6月,南京政府在上海首先试行“废两改元”,4月起在全国推行,统一了货币,实行银本位制。币制改革使南京政府的腰干硬了以来。于是,原来发行的本来就还不起公债,开始被政府以强硬手段赖帐。1936年,南京政府发行了14.6亿元的“统一公债”,把原来的各种旧公债统统换成新公债,使旧债彻底了结。

  材料三 币制改革后,物价上扬,货币供应增加,民众购买力上升,银行利率普遍下降,储蓄增加,用于工商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外汇率的稳定也促进了外贸,出口额迅速增加 ,外贸赤字迅速缩小,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势头。但是,国民政府的财政措施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它在财政改革、特别是在发行公债中获得的利益,所形成的官僚资本,作为一种后起国家的资本积累方式,没有充分运用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而主要用于政府的非建设性消耗。第二,它的财政改革,始终没有解决农村问题,在严格意义上讲,国民政府的财政是一种中央财政、城市财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财政。国民政府的财政,主要依靠关税、盐税、统税三大税,在 1936年,三大税占财政总收入的64.6%。这三大税都是城市税收和工商税收,而农业方面的土地税,则在1928年正式划归给各省管理。“然而它意味着,为了换取各省软弱无力的政治支持,中央政府放弃了对创造国民总产值65%的农业部门的任何财政权力,这样,也就放弃了对不公平的土地税制进行彻底改革的任何努力。”(《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第117页)这一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它失去了农业性积累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它无能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在国民政府的这一遗产上面,任何一个接替者,都会面临着一个失去了农业现代化有效契机、又极难“补课”的困境。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实行财政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

已帮助 345 人解答此问题

试题答案

42.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立法权,在法律的制定上,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保障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其职能,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人民政协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④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立法决策,推进立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3.(1)爱尔兰纬度高,气温低(地温低),不适宜谷物作物的生长;或纬度高,气温低(地温低),马铃薯性喜冷凉;土壤贫瘠,马铃薯对土壤的适应性强;马铃薯单产高,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气候冷湿,马铃薯热量足(富有热量)。

(2)自然:多雨的气候,真菌容易繁殖;借助西风、洋流,疾病更容易扩散;

社会:(粮食品种单一)种植结构单一,抵御灾害的能力偏弱;人口增长,粮食供给不足;农业技术条件水平低下。

(3)能够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西南山区自然条件适合马铃薯种植;可以解决落后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马铃薯主产区,产量大,原料充足;发展加工业,增加就业机会;延长产业链,有助于增加土地效益,脱贫致富。

44.

(1)中央政府入不敷出,金融货币十分混乱;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强行的搜刮引起了上海资产阶级的严重不满。

(2)这次币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巩固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产生了很多的消极作用,这些消极性表现在:第一,改革后所形成的官僚资本,作为一种后起国家的资本积累方式,没有充分运用到现代化 建设中去,而主要用于政府的非建设性消耗。第二,它的财政改革,始终没有解决农村问题,造成后来农业发展的困难;尽管这次改革有这些消极影响,但其积极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币制改革后社会购买力的上升,银行利率普遍下降,储蓄增加,用于工商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外汇率的稳定也促进了外贸,出口额迅速增加,外贸赤字迅速缩小,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势头。

试题解析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