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40. 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已帮助 4455 人解答此问题

试题答案

A.【选修2——海洋地理】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防雹等。

C.【选修6—-环境保护】

(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试题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