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4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要求: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作者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语言准确精练,论述清晰。

已帮助 541 人解答此问题

试题答案

  材料作者认为康有为等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戊戌变法如果这些改革者能谨慎些,改革就会成功,就会给中国带来希望。作者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这次改良运动不具备成功的客观条件,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专制势力十分的强大与顽固,并且他们内部并没有发生分化;其次,改良运动不具备成功的主观条件,由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从而导致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他们在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时表现出了较多的妥协性与软弱性,托古改制导致其措施不够彻底与得当。在改革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过于急躁与方式不当的问题;再次,国际环境不够宽松,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在瓜分中国,这使得改革运动的阻力更大。第四,戊戌变法的方案是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道路,这条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走不通的。

  总之,这场改良运动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历史的偶然,是近代中国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某个历史人物能够最终决定的,所以材料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可能左右历史发展的方向。

试题解析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