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014年12月27日,随着取自汉江之上的丹江口水库的水抵达北京,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完工。每年将有145亿立方米的水基本自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终到达天津、北京。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走向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为 ( )

A.城市

B.交通

C.地形

D.水源

8.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解除黄河下游的洪涝威胁

B.工程将使受水区域的环境污染加重

C.能够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已帮助 649 人解答此问题

试题答案

7.C

8.D

试题解析

7.该题需要在图中找到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走向,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线起点在丹江口水库,然后经南阳、平顶山、郑州、焦作、安阳一路向北输水,结合河南省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及主要山脉的分布位置,确保最大程度地自流输水,以减少输水成本,据此分析得出南水北调河南段走向变化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该题需学生调动学习过的“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的知识来作出判断,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北方而言,可以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北方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塌陷的问题;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D正确。A选项“解除洪涝威胁”说法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使受水区域的环境得到改善,而不是加重污染,B错误;盐碱化问题是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可能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C错误。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