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请考生从24、25、2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4.旅游地理

图9示意著名旅游目的地。

分析该地游客数量最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

25. 自然灾害与防治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

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0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26. 环境保护

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图11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已帮助 763 人解答此问题

试题答案

24.

地处亚热带,四面环海、深受海洋影响,气候优越,四季皆宜旅游;海滩、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丰富;距离周边客源地较近;景区基础设施(酒店、机场等)完善。

25.

成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的泥沙量大;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速度极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

关系:(淮河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加重上游流域的洪涝灾害。

26.

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主要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试题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相关试题